李宁取代安踏,时隔20年重回中国奥委会怀抱,引发业界广泛关注。这不仅是一场品牌之争,更折射出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营销策略的变革与行业发展趋势的微妙变化。
李宁:加大营销投入,寻求品牌提升
李宁自2021年以来持续加大营销投入,销售及分销费用逐年增长。这与之前2018-2020年期间的稳健策略形成鲜明对比。尽管2018-2020年期间,李宁营收持续增长,盈利增速更是超过营收增速,但公司对营销开支保持了相对克制。这种策略在疫情影响下显得尤为谨慎。
然而,2021年国产品牌运动鞋服市场爆发,李宁抓住机遇,大幅增加营销投入,营收和利润实现大幅增长。此后,尽管营收增速有所放缓,但营销费用仍持续增长,2023年销售及经销开支占营收比重达到四年高点。此次拿下中国奥委会赞助,无疑将进一步提升李宁的品牌声量和影响力,并有望带动销售转化。
安踏:稳步增长,营销策略调整
安踏与中国奥委会的16年合作,见证了其从营收不足60亿元到突破600亿元的辉煌历程。2021年安踏的营销投入达到峰值,此后开始放缓,营销费用增速明显下降。尽管营收增速有所放缓,但安踏凭借稳健的运营和高效的成本控制,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股东应占溢利增幅接近35%。
安踏的策略转变,表明其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而非单纯依靠高强度营销驱动增长。其在多品牌的策略下,不同品牌营销策略也体现出差异化,在资源分配和营销投入上更加精细化。
行业趋势:运动板块回暖,竞争加剧
尽管整体服装市场增速放缓,但运动鞋服细分市场展现出较强的韧性。2024年四季度,安踏、361度、特步等主要运动品牌均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表现。这表明,在国内消费市场回暖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运动板块有望继续领跑行业,但竞争也将日益激烈。
区块链视角:
此次赞助事件可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记录和验证,增强其透明度和可信度。未来,体育品牌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更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提升产品溯源和防伪能力,增强消费者信任。此外,利用NFT等技术,可以开发更多元化的营销模式,例如推出限量版虚拟球鞋等,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和消费者参与度。
总结:
李宁和安踏的营销策略差异,反映了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李宁选择加大营销投入,积极争夺市场份额;安踏则趋于稳健,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无论哪种策略,都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才能最终取得成功。未来,区块链技术将在体育用品行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