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近日发布报告,对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两家中国大陆主要芯片制造商的业绩进行了分析。报告显示,受益于国内需求回暖,两家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均实现增长,中芯国际同比增长32%,华虹半导体同比增长18%。然而,两家公司的毛利率却呈现出不同的走势。
中芯国际的毛利率在2023年第四季度回升至22.6%,高于第三季度的20.5%和2022年第四季度的16.4%。这主要得益于其技术迁移的持续推进,以及特定制程(如高压28纳米及图像感测器CIS)的强劲需求。中芯国际甚至表示,目前产能无法满足客户订单,预计今年将持续增加新产能。
相比之下,华虹半导体的毛利率则有所下降,从第三季度的12.2%降至第四季度的11.4%。
两家公司对未来需求都持乐观态度,这与客户为规避关税风险而提前下单,以及国家政策支持密切相关。中芯国际更是预计今年的增长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然而,花旗对两家公司的评级却大相径庭。花旗给予中芯国际“中性”评级,并将目标价从30港元上调至47港元,认为其技术优势更为显著。而对于华虹半导体,花旗则给予“沽售”评级,目标价从18港元上调至24港元。
深度解读:
花旗的报告反映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复杂现状。一方面,国内需求回暖为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带来了增长机遇,尤其是在一些特定领域,产能紧张甚至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国际竞争激烈,毛利率波动也反映出行业挑战依然存在。中芯国际在先进制程上的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计划,使其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压力。华虹半导体则需要在细分市场寻求突破,提升盈利能力。
未来展望:
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未来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策略,也与宏观经济环境、地缘政治以及国家政策支持密切相关。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两家公司都需要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市场开拓方面持续努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远发展。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美银证券对华虹半导体的评级为“跑输大市”,这与花旗的评级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体现了市场对这两家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不同预期。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做出谨慎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