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地方财政报告陆续出炉,展现了中国31个省份的财政收入状况。总体而言,在税收普遍下降的背景下,地方财政收入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局面。
广东和江苏领跑,但增速放缓: 广东和江苏依旧是财政收入突破万亿的唯二省份,但增速均有所放缓。广东以13533亿元的财政收入稳居榜首,同比下降2.3%;江苏则以10038亿元的收入位居第二,同比增长1.1%。广东的税收收入同比下降4.2%,非税收入仅增长3%,增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4%)。江苏的税收收入也下降4.2%,但非税收入增长22.7%,对冲了税收下降的影响。
非税收入成为部分省份增收关键: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省份依靠非税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长。例如,吉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8%,主要得益于非税收入的35.7%的增幅,其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62.5%。山西和新疆也通过矿产资源出让收入的增加,实现了非税收入的显著增长。
地方债务化解与非税收入增长: 专家分析认为,非税收入的大幅增长与地方政府加快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密切相关。为了筹集化债资金,部分地区加大了国有资源和资产的处置力度,增加了国有资源和资产的有偿使用收入。同时,为了减轻财政支出压力,部分地区也可能加大了非税收入的征缴力度。
财政收支紧平衡,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2024年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19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但从2025年财政预算来看,多个省份的报告均指出财政收支将持续紧平衡。经济不确定性、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以及基层“三保”压力和城投付息压力等因素,都将对地方财政造成持续的挑战。然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宏观经济向好将逐步激发财政增收潜力,促进地方财政平稳运行。
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潜在影响: 虽然本文未提及,但未来区块链技术在财政领域的应用,例如在税收征管、政府资金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可能会对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效率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区块链技术提高透明度、安全性以及效率,可以更好地管理财政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最终提升财政收入和支出效益。进一步研究区块链技术在地方财政领域的应用潜力,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未来地方财政面临的挑战。
总结: 2024年地方财政运行呈现出复杂局面,税收下降、非税收入增长成为主要特征。地方政府在化解债务风险、保障基本民生和促进经济发展之间面临着艰难的平衡。未来,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增长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将对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