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前两月用电量数据概览:增速放缓但亮点犹存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到155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 尽管整体增速相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但各产业用电结构呈现出积极变化,部分行业在政策驱动下表现亮眼。第一产业用电量2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第二产业用电量96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用电量29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7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 用电量整体增速放缓的原因分析
今年前两月的用电量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对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据中心副主任蒋德斌分析指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闰年效应及气温偏暖的影响
首先,2024年为闰年,导致今年2月天数同比减少一天,直接影响用电总量。剔除这一因素后,前两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3.1%,与去年12月的增速基本持平。其次,今年1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5摄氏度,2月与去年同期持平,但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冬季用电高峰地区气温偏暖超过1摄氏度,使得居民采暖用电需求降低。 气温对不同行业用电量的具体影响
居民生活及部分服务业用电受暖冬显著影响
受暖冬影响,前两个月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仅增长0.1%,去除闰年因素后,日均增长1.8%。湖南、安徽、湖北、江苏、江西、河南等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日均同比下降幅度超过2%。 此外,部分对气温敏感的行业,如住宿和餐饮业,也受到显著影响。 前两个月全国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仅增长2.3%,日均增长4.1%,远低于2024年全年增速。湖北、湖南等地该行业用电量日均分别下降3.4%和2.5%。 政策驱动下部分行业用电量快速增长
虽然整体用电增速放缓,但在“两重”“两新”等政策的推动下,部分行业电力消费依然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信息技术产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强劲增长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前两个月,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13.5%。 在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下,全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高达25.2%。
批发零售、充换电服务和食品制造业的稳定增长
前两个月,全国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9.0%。 其中,在电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带动下,全国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更是高达40.1%。 此外,全国食品制造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6.8%。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的积极表现
全国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4.5%。 具体来看,全国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分别增长10.3%、7.5%、6.0%。 重点地区主要制造业用电量增长情况
汽车制造业重点地区用电量显著提升
在汽车制造业用电量规模相对较大的地区中,前两个月,安徽、陕西、湖南、河南、浙江等地该行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分别增长34.2%、26.4%、24.4%、17.9%和15.5%,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通用设备制造业重点地区用电量稳步增长
在通用设备制造业用电量规模相对较大的地区中,前两个月,山西、重庆、浙江、安徽、四川等地该行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分别增长14.4%、13.9%、11.0%、10.9%和10.0%,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重点地区高速增长
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规模相对较大的地区中,前两个月,北京、山东、湖北、安徽等地该行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分别增长30.5%、25.9%、21.3%和20.0%,增速显著。此外,浙江、江西、福建、四川和上海等地该行业用电量日均增速均超过10%,广东日均同比增长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