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三八红旗集体”光环下的家政业:女性赋权还是廉价劳动力?

author 2025-03-09 32人围观 ,发现0个评论

“三八红旗集体”光环下的家政业:是进步还是另一种“廉价劳动力”叙事?

京东家政劳动者培训组获得北京市妇联颁发的“三八红旗集体”称号,这事儿初看挺励志的。培训覆盖十万人次,好评率提升到98%,还涌现出月入过万的优秀讲师,仿佛家政行业成了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新沃土。但仔细想想,这真的是女性解放的福音吗?

先别急着欢呼雀跃。高好评率的背后,有多少是建立在对家政人员的苛刻要求上? 98%的好评率,意味着她们必须时刻保持专业、热情,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这种高压下的“好评”,真的代表了她们的真实工作状态和幸福感吗?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清楚。

高收入背后的隐形代价

再来说说“月入过万”的家政讲师。诚然,这样的收入对于很多从农村来到大城市的女性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诱惑。新闻里提到的张晶,因为收入提高而成了儿子的榜样,这听起来很美好。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高收入往往伴随着高强度的工作。 (参考《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2023)》)。家政人员需要长时间工作,付出大量的体力劳动,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才能在这个行业立足。这种“成功”的背后,有多少汗水和辛劳是看不见的?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达到这样的收入水平?

“妇联”与企业合作:是帮扶还是“政绩”?

京东家政成立了全国首个家政妇联,这看似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女性劳动者权益。但这种企业与官方机构的合作,是否真的能保障家政人员的权益,还存在疑问。历史上某些企业打着“合作”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劳动力、获取政策支持。 妇联的力量是否会被企业稀释?家政人员的诉求是否能够真正得到重视?这些都需要时间来验证。

“百县十万人招募计划”:真的是为了女性赋权吗?

京东家政计划面向百县千镇招募10万保洁师,这听起来像是给偏远地区的女性提供了就业机会。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这种大规模的招募,是否会加剧家政行业的竞争,压低家政人员的工资? (数据参考:《2023年中国家政服务消费洞察报告》)。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农村女性引入城市,从事低端、辛苦的家政工作,而没有提供足够的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和职业发展机会,那么这种“赋权”很可能只是一种廉价的劳动力替代。

总而言之,京东家政获得“三八红旗集体”称号,这本身值得肯定。但我们不能被这些光鲜的数字和案例所迷惑,要看到家政行业背后存在的种种问题。 真正的女性赋权,不仅仅是提供就业机会,更要保障她们的权益、提升她们的社会地位,让她们能够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而不是简单地把家政行业包装成一个“女性成功的典范”。

请发表您的评论
Powered By sibib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