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非农数据的“秘密”:维稳下的挣扎与市场的无奈

author 2025-03-13 33人围观 ,发现0个评论 美元美联储非农数据经济市场分析

非农数据背后的猫腻:护盘的挣扎与市场的无奈

2025年3月公布的美国2月非农数据,表面上看起来好坏参半,实则暗藏玄机。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2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5.1万人,高于前值14.3万人,但低于市场预期的16万人;失业率小幅上升至4.1%,高于前值的4.0%。初看之下,数据喜忧参半,对市场的影响似乎不大。但仔细分析,却能发现一些耐人寻味的地方。

数据粉饰:一种心照不宣的秘密?

我个人认为,这份非农数据存在人为操作的痕迹,目的在于维稳美元指数,避免其进一步崩盘。要知道,非农数据的统计方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弹性”。它并非普查,而是通过采集部分企业的就业数据,再乘以相关系数推算得出。这种抽样调查的模式,就给了“优化”数据的空间。

宗校立在文章中也提到了这一点:“非农数据可以在规则内进行人为操作,因为非农数据采集的就是各个行业里代表性企业的就业数据,再乘以相关系数,从而得出最终数值,但这个采集口子是可以人为操控的,只要多采集招聘需求更大的公司或行业,那么所得到的数值就一定会倾向于利好”。

例如,政府可以选择性地增加对招聘意愿强烈的行业的采样,从而提升整体就业数据。这种操作手法在经济数据发布中并不少见。想想看,官方公布的GDP增速,真的能完全反映经济的真实情况吗?恐怕也未必。

马斯克裁员风波:数据遗漏的真相?

更令人怀疑的是,2月份美国企业裁员消息频传,尤其是马斯克领导的DOGE效率部门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导致大量政府部门人员失业。然而,这些裁员事件在非农数据中几乎没有体现。

这难道不奇怪吗?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份数据被人为修饰过,目的是为了稳住市场情绪,减缓美元指数的下跌压力。这种做法,与特朗普时期的“特特风格”颇为相似。特朗普政府就曾多次被指责干预经济数据发布,以营造经济繁荣的假象。

美联储的困境:加息降息两难?

数据粉饰的背后,是美联储的无奈。一方面,通胀依然高企,需要维持高利率来抑制通胀;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又需要降息来刺激经济。这种两难的局面,让美联储进退维谷。

鲍威尔在多次讲话中都强调,美联储将“以数据为依据”来决定货币政策。但如果数据本身就存在水分,美联储又该如何决策?这无疑给货币政策的制定增加了难度。更何况,美国财政部为了维持债务,不断地出售债券,直接导致市场上的美元流动性过剩,反过来也压制了美元的价值。

市场何去何从:震荡中寻找方向

经过前期的连续下跌,美元指数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下跌趋势。但考虑到“特特风格”的影响,市场随时可能出现反转。所以,对于外汇交易者来说,盲目追空美元并非明智之举。

更合理的策略是,采取震荡思路,择机高抛低吸,并严格控制仓位和设置止损。毕竟,在数据失真、政策摇摆的市场中,风险控制才是第一位的。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也许保持观望,等待市场明朗,才是更好的选择。与其在浑水中摸鱼,不如静待水落石出。

请发表您的评论
Powered By sibib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