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银行理财“豪赌”ETF:是稳健增收还是暗藏风险?真相了!

author 2025-04-11 19人围观 ,发现0个评论 以太坊DeFiNFT稳定币Web3

银行理财“豪赌”ETF:稳健背后的隐忧

理财产品成ETF“新宠”?

  最近翻看公募基金2024年报,发现了个有意思的现象:一堆银行理财产品赫然出现在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里。仔细一看,招银理财、兴银理财这些“金主”们的产品,在招商央企回报ETF、易方达红利低波动ETF等产品里占了不少份额。尤其是招银理财,直接成了招商央企回报ETF的第一大户,这架势,真有点“财大气粗”的感觉。而且,他们还配置了A50ETF、大数据ETF这些热门货,看来是想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但问题来了,银行理财,不是应该稳健为主吗?怎么也开始玩起ETF这种权益类的东西了?

“固收+”的无奈之选?

  官方的说法是,ETF分散风险、透明度高、成本低,更适合理财公司服务稳健客户。而且,现在利率这么低,光靠固收类资产,收益实在上不去,所以只能靠ETF来“固收+”。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要知道,ETF虽然分散了风险,但它本质上还是权益类资产,跟股票一样,波动性是避免不了的。银行理财的客户,大多是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群体,他们追求的是稳稳当当的收益,而不是刺激的高回报。现在让这些客户去承担权益市场的风险,是不是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思?

  再说了,现在A股市场行情这么差,指数动不动就跌破3000点,这些理财产品买了ETF,真的能实现“增厚收益”的目标吗?万一亏了钱,客户肯定不干,到时候银行理财恐怕就要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了。

监管的“默许”与市场的“躁动”

  当然,银行理财敢这么玩,背后肯定有政策的支持。新“国九条”提出要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这无疑给银行理财配置ETF开了绿灯。而且,去年底上交所还发布报告说,ETF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创新产品不断涌现,这似乎也在暗示银行理财,可以大胆地拥抱ETF。

  但是,监管的鼓励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风险。ETF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某些ETF的流动性较差,交易成本较高;还有一些ETF跟踪的指数,可能存在较大的波动性,这些都可能给银行理财带来潜在的风险。

“稳健”理财,路在何方?

  所以,银行理财“豪赌”ETF,到底是稳健之举,还是冒险之举?这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在低利率环境下,追求更高的收益无可厚非,但不能为了追求收益而忽视了风险。银行理财应该更加审慎地评估ETF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适合自身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的ETF产品,而不是盲目地跟风炒作。

  更重要的是,银行理财应该加强对客户的风险教育,让他们充分了解ETF的风险,而不是只强调收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避免将来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请发表您的评论
Powered By sibibit.com